相得甚欢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āng dé shèn huān
基本解释得:投合。形容双方相处融洽,非常快乐。
出处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两人相为引重,其游如父子然,相得甚欢。”
相得甚欢的典故
五代后唐时期,河南太守张全义勤劳节俭,善于领导军队安抚百姓,经常鼓励农民发展生产,军粮充足,与另一守将李罕之相得甚欢。李罕之贪污成性,经常向张全义要钱要粮,李罕之忍无可忍,最后出兵消灭了李罕之全军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相得甚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烽火连年 | 元·戴良《九灵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东南地,烽火连年警报闻。” |
易子而教 | |
箪瓢屡空 | 晋·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” |
论黄数白 | 明·丘濬《投笔记·投笔空回》:“笑弩骀言不逊,论黄数白不堪听。” |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|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 |
挥霍无度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2回:“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,不敢交与他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照葫芦画瓢 | 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颇闻翰林草制,皆检前人旧本,改换词语,此乃俗所谓‘依样画葫芦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 |
算尽锱铢 |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吴利府》:“尝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尽锱铢,其父犹以为未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