疥癣之病的成语故事


疥癣之病

拼音jiè xuǎn zhī bìng

基本解释疥癣:一种皮肤病。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。

出处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直谏》:“大夫之于吴也,疥癣之病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疥癣之病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疥癣之病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疾如旋踵 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
谨小慎微 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歇斯底里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
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
目眩心花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,惊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