歃血而盟的成语故事


歃血而盟

拼音shà xuè ér méng

基本解释歃血:口含血。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,表示诚意立盟

出处《旧唐书·李道彦传》:“诸将与之歃血而盟,赤辞信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歃血而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歃血而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金不换 京剧《粉妆楼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败子回头金不换。”
经帮纬国 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司徒诏》:“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,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。”
裾马襟牛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走马观花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辞简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
蝶粉蜂黄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
一场空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0回:“枉费心机空费力,雪消春水一场空。”
前脚后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