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有善报的成语故事


善有善报

拼音shàn yǒu shàn bào

基本解释善:好的。报:报应。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。常与“恶有恶报”连用。

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善有善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善有善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动天地,感鬼神 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赞》:“夷狄之人贪而好利,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
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
寿元无量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爇龙涎一炷透苍穹,祝吾生寿元无量。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
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
一场空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0回:“枉费心机空费力,雪消春水一场空。”
款学寡闻 庄周《庄子 达生》:“今休,款启寡闻之民也。”
急功近利 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》: “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,修其理不急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