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声屏气的成语故事


敛声屏气

拼音liǎn shēng bǐng qì

基本解释敛:收入束;屏:抑止。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

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敛声屏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敛声屏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本位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
学以致用 李新《为有源头活水来》:“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,学以致用,并且勤学苦学。”
戒骄戒躁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戒骄戒躁,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。”
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肿脸充胖子,你还知道羞耻不?”
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,千万不要草菅人命,视同儿戏!”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漏洞百出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