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架饭囊的成语故事


衣架饭囊

拼音yī jià fàn náng

基本解释装饭的口袋,挂衣的架子。比喻没有能力,干不了什么事的人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其余皆是衣架饭囊、酒桶肉袋耳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衣架饭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衣架饭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费尽心思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牵强附会,费尽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。”
高耸入云 刘伯承《回忆长征》:“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。”
易子而教
信及豚鱼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
故步不离 清·张履祥《与陈乾初书》:“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无所进步,是以故步不离耳。”
苦口之药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归十归一 白诚仁、何纪光《小红军》:“你看他,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,收拾得归十归一,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。”
祸国误民 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祸国误民。”
互通有无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