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激涕零的成语故事


感激涕零

拼音gǎn jī tì líng

基本解释感激得掉下眼泪。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。有时带有讽刺之意。涕:眼泪。零:落。

出处宋 黄庭坚《谢黔州安置表》:“罪深责薄,感激涕零。”


感激涕零的典故

公元814年,淮西节度使吴少阴死后,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继承父职,就率军反叛,纵兵烧杀抢掠。宰相裴度率军讨伐,李朔自告奋勇担当平淮西叛乱的重任,率骑兵攻入吴元济的巢穴并活捉了他。百姓对官军感激得掉下眼泪来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感激涕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迩安远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,远者来。’”
靡所底止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
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《魏德论》:“武皇之兴也,以道凌残,义气风发。”
举重若轻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重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顿挫抑扬 宋 魏庆之《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〈归去来辞〉》:“陶渊明罢彭泽令,赋《归去来》,而自命曰辞。迨今人歌之,顿挫抑扬,自协声律,盖其词高甚。”
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《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》:“来书十读,不忍释手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指天誓日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
永垂不朽 《魏书 高祖纪下》:“虽不足纲范万度,永垂不朽,且可释滞目前,厘整时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