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馗捉鬼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ōng kuí zhuō guǐ
基本解释钟馗:传说中打鬼的神。钟馗抓住小鬼。比喻清除坏人。
出处宋·王莹《群书类编故事·梦钟馗》:“钟馗捉鬼。”
钟馗捉鬼的典故
传说唐明皇从骊山狩猎回宫得了疟疾,神志昏迷时见一个小鬼呲牙咧嘴地进来戏弄,并称自己名叫虚耗。唐明皇吓得满头大汗。这时钟馗进来抓住虚耗就吃了,唐明皇对钟馗感激不尽,彻底醒悟,病就痊愈了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钟馗捉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经文纬武 | 唐 许敬宗《定宗庙乐议》:“虽复圣迹神功,不可得而窥测,经文纬武,敢有寄于名言。” |
吉星高照 | 陈残云《热带惊涛录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,带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 |
苦思冥想 | 巴金《创作回忆录 关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写得快,说我‘粗制滥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上:“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,而更学斗唇合舌。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临危受命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 |
可想而知 |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 |
云天雾地 |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。就是有点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