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上君子的成语故事


梁上君子

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

基本解释梁:房梁。躲在房梁上的君子。原指窃贼。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、脱离实际的人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陈寔传》:“寔阴见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孙,正色训之曰:‘夫人不可以不自勉。不善之人未必本恶,习以性成,遂至于此。梁上君子者是矣!’”


梁上君子的典故

东汉的时候,有一个人叫做陈寔(音:实)。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,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,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,每个人都很喜欢他、听他的话!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,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做,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,也有人因为没有工作可以做,变成了小偷,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!

有一天晚上,有一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,准备等陈寔睡觉以后偷东西,这个小偷不知道陈寔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,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,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。过了一会儿,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,对着大家说:「你们知道,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,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,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。所以,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,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、家庭,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!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,只喜欢享受,这些人的本性並不坏,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,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,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,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,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」

小偷一听,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,跪在陈寔的前面:「陈老爷,对不起!我知道我错了,请您原谅我!」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,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:「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,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,我现在给你一些钱,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,好好努力,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,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!」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:「谢谢陈老爷!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!」后来,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,努力做事,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!后来,大家就把陈寔说的话变成“梁上君子”这句成语,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!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梁上君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
以小见大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,可是以小见大,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。”
零光片羽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
想望丰采 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数陈谠论,中外想望丰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
辞简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
繁文缛节 宋 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卞议》:“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
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离弦走板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当过解放军呀,花一点,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