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公营私的成语故事


卖公营私

拼音mài gōng yíng sī

基本解释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。

出处《魏书 赵黑传》:“高官禄厚,足以自给,卖公营私,本非情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卖公营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卖公营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天旋地转 唐 元稹《望云雅马歌》:“天旋地转日再中,天子却坐明光宫。”
褒善贬恶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疙里疙瘩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
融会贯通 宋 朱熹《朱子全书 学三》:“举一而三反,闻一而知十,乃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”
珠玉之论 《书言故事·谈论类》:“不聆珠玉之论。”
比众不同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,十分快疾,把个金星撇在脑后,先至南天门外。”
法不阿贵 韩非《韩非子 有度》:“法不阿贵,强不挠曲。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,勇者弗敢争,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