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饭千金的成语故事
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16</b><br />
<br />
<b>Warning</b>: imagecolorallocate()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, boolean given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17</b><br />
<br />
<b>Warning</b>: imagettfbbox(): Could not find/open font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31</b><br />
<br />
<b>Warning</b>: imagettftext()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, boolean given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34</b><br />
<br />
<b>Warning</b>: imagepng()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, boolean given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35</b><br />
<br />
<b>Warning</b>: imagedestroy()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, boolean given in <b>/www/wwwroot/17312/e/class/userfun.php</b> on line <b>36</b><br />
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5885.png)
拼音yī fàn qiān jīn
基本解释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漂母漂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,竟漂数十日。又:“信至国,如所从食漂母,赐千金。”
一饭千金的典故
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,在未得志时,境况很是困苦。那时候,他时常往城下钓鱼,希望碰着好运气,便可以解决生活。但是,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,因此,时常要饿着肚子。
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,有很多漂母(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)在河边作工的,其中有一个漂母,很同情韩信的遭遇,便不断的救济他,给他饭吃。韩信在艰难困苦中,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,很是感激她,便对她说,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。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,很是不高兴,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。后来,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,被封为齐王,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,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,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。
【补充说明】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。它的意思是说:受人的恩惠,切莫忘记,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,但在困难时,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;到我们有能力时,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。我们运用这成语时,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,第一,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,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;第二,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,那是一种捐助,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,也不能称之谓“一饭千金”;第三,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,出于友爱、同情的去帮助别人,这样的帮助,在别人看来,确是“一饭”值得“千金” 的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一饭千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聋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内不开于中,而强学问者,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,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,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,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。” |
老奸巨猾 | 《宋史·食货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县;舞法扰民;盖甚至前日。” |
四书五经 | 汉 班固《白虎通 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着有《四书集注》。 |
人心归向 |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 |
简明扼要 |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 |
快心满志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 |
以弱制强 |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将苑·将刚》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” |
识字知书 |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 |
困而不学 |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 |
诈奸不及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楼下来,撞见个奸诈不及的,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迳入家里,来宅子后看了,便要发遣我们出去,他要来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