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国学a>成语词典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的故事

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


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

拼音chā yǐ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
基本解释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;谬:同“缪”。开始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


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的典故

西汉时期,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,见叛军军心不齐,就采取招抚的办法,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。可汉宣帝命他出兵,结果出师不利。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,造成叛乱,他感慨地说:“真是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月明如水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折:“彩云何在,月明如水浸楼台。”
十全十美 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攀龙附凤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叙传下》:“颍阴商贩,曲周庸夫,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”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语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台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际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
痛定思痛 唐 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
穷途潦倒 傅抱石《<郑板桥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,穷途潦倒的一生。”
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