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相之士的成语故事


皮相之士

拼音pí xiàng zhī shì

基本解释皮相:从表面看。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、见识肤浅的人。

出处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牧者曰:‘子乃皮相之士,何足语姓字哉!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皮相之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皮相之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
雪兆丰年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丰年’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肝胆过人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光前裕后 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无时刻而不系念。”
孝子贤孙 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:“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,爱的是孝子贤孙。”
错落有致 《晋书 卫恒》:“纤波浓点,错落其间。”
风声鹤唳 唐 房玄龄《晋书 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