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处不易的成语故事


来处不易

拼音lái chù bù yì

基本解释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,经过了艰苦努力。

出处明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

来处不易的典故

朱柏庐是明末昆山人。他父亲在抵御清军时遇难,他扶着母亲、带着弟妹辗转流离,极是辛苦。清朝统一天下后,他无心为官,在乡里教授学生,潜心做学问,说“读书志在圣贤”。

他的学识很渊博,但他更重视人的品德培养。他说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为艰。” “看见富贵而嫉妒的人最可耻,遇到贫困而骄傲的人最下贱。”“做了善事想要人看见,不是真正的善良,做了恶事害怕人知道,就是真正的恶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来处不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救世主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钻进了驾驶楼,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,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。”
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 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与君离别意;同是宦游人。海内存知己;天涯若比邻。”
杯蛇幻影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萦愁绪以回肠,蔓牵瓜落;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“却是苦也!正是‘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’”
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《管子 七法》:“是故以众击寡,以治击乱,以富击贫,以能击不能,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,故十战十胜,百战百胜。”
反老还童 清 翟灏《通俗编 识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长乐无极老复丁’即《参同契》所云老翁复丁壮也,今变之曰反老还童。”
危急关头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对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