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害就利的成语故事


避害就利

拼音bì hài jiù lì

基本解释就:接近、走向。躲开有害的,接近有利的条件。

出处《吴子·图国第一》:“谋者,所以避害就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避害就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避害就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经史子集 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两都各聚书四部,以甲乙丙丁为次,列经史子集四库。”
绿林大盗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:“既作绿林大盗,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。”
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处实效功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漫不经心 明 朱国桢《涌幢小品 存问》:“近见使者至城外,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经心。”
钿合金钗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
分工合作 沈从文《常德的船》:“有些家中人说不定还留在县里,经营一种不必要本钱的职业,分工合作,都不闲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