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拔山的成语故事


举鼎拔山

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

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
出处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举鼎拔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举鼎拔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双凫一雁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吉星高照 陈残云《热带惊涛录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,带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
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还是大家宝眷,见多识广,比男子汉眼力,到胜十倍。”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
牝鸡司晨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花拳绣腿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9回:“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,戚光祖、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,走上台来,两边坐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