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而不校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犯:冒犯;校:计较。别人冒犯了;也不计较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例子惠养民道:“犯而不校,何以罚为?”大家微笑,各自散去。(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十五回)
基础信息
拼音fàn ér bù jiào
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ㄠˋ
正音“校”,不能读作“xiào”。
感情犯而不校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杂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校”,不能写作“较”。
近义词唾面自干
反义词针锋相对、以眼还眼
英语be wronged but not to seek revenge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奇花异草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故家乔木(意思解释)
- 颠沛流离(意思解释)
- 信及豚鱼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释)
- 时易世变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浇风薄俗 |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辙鲋之急 |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背腹受敌 |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 |
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
炙手可热 | 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 |
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辞简意足 |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 |
万里长城 | 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 |
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沉鱼落雁 | 沉:使下沉;落:使落下。原指女子貌美;使游鱼下沉;使飞雁降落;不敢与之比美。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。 |
纷红骇绿 |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