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重恩弘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
出处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é zhòng ēn hóng
注音ㄉㄜˊ ㄓㄨㄥˋ ㄣ ㄏㄨㄥˊ
繁体惪重恩弘
感情德重恩弘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。
近义词德洋恩普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怪诞不经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穷家富路(意思解释)
- 外圆内方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惊心悼胆(意思解释)
- 冠履倒易(意思解释)
- 久假不归(意思解释)
- 随俗雅化(意思解释)
- 背义忘恩(意思解释)
- 二缶钟惑(意思解释)
- 说来话长(意思解释)
- 熬更守夜(意思解释)
- 摧枯拉朽(意思解释)
- 锋芒毕露(意思解释)
- 秋高气爽(意思解释)
- 规规矩矩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众喣山动 | 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。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百步穿杨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耳聪目明 |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