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辩若讷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出处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例子唐·杨炯《梓州官僚赞》:“大辩若讷,历官有声。是司出纳,我庾如京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à biàn ruò nè
注音ㄉㄚˋ ㄅ一ㄢˋ ㄖㄨㄛˋ ㄋㄜˋ
繁体大辯若訥
感情大辩若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沉稳。
近义词大智若愚、大辩不言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本位主义(意思解释)
- 一轨同风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鉴影度形(意思解释)
- 凿壁借光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杨柳依依(意思解释)
- 扬幡擂鼓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师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- 现实主义(意思解释)
- 无恶不作(意思解释)
- 抗尘走俗(意思解释)
- 井中视星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战;整:整顿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;用以代表军事力量。比喻失败或受挫后;重新整顿组织力量;准备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难言之隐 | 言:说;隐:隐衷;隐情;藏在内心深处的事。难以说出口的隐衷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悬崖勒马 |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因噎废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连珠炮 | 连续的火炮。比喻说话很快。 |
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飞蛾扑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 |
风风雨雨 |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苟合取容 | 苟合:苟且附合;取容:取悦,讨好。苟且迎合,取悦于人。 |
材优干济 | 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 |
无恶不作 | 恶:坏事。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。指干尽了坏事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对牛弹琴 |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 |
同功一体 |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。 |
远近驰名 |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