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赐之师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。
出处《左传 文公二年》:“春秋时,秦晋殽之战,秦将孟明视被俘。获释时,孟谓晋君曰:‘三年将拜君赐。’后三年,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。又败,晋人讥之为“拜赐之师”。
基础信息
拼音bài cì zhī shī
注音ㄅㄞˋ ㄘˋ ㄓ ㄕ
繁体拜賜之師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饱经沧桑(意思解释)
- 地地道道(意思解释)
- 过五关,斩六将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无关紧要(意思解释)
- 倒裳索领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释)
- 除恶务本(意思解释)
- 牛星织女(意思解释)
- 见所不见(意思解释)
- 难割难分(意思解释)
-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(意思解释)
- 徒读父书(意思解释)
- 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(意思解释)
- 足食足兵(意思解释)
- 老黄牛(意思解释)
-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(意思解释)
- 露胆披肝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经文纬武 | 治理国家的本领,文的武的都具备。 |
老奸巨猾 | 老:很;极;奸:奸诈;巨:大;极;猾:狡猾。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