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聋妆哑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装作不闻不问,什么都不知道。
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3回:“三藏闻言,推聋妆哑,瞑目宁心,寂然不答。”
例子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8回:“你如何恁推聋妆哑装憨儿的!”
基础信息
拼音tuī lóng zhuāng yǎ
注音ㄊㄨㄟ ㄌㄨㄥˊ ㄓㄨㄤ 一ㄚˇ
繁体推聾妝啞
感情推聋妆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故意当不知道。
近义词装聋作哑、推聋作哑、推聋做哑
英语pretend to be ignorant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中正无私(意思解释)
- 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释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- 湖海飘零(意思解释)
- 对牛弹琴(意思解释)
- 国士无双(意思解释)
- 黑眉乌嘴(意思解释)
- 可乘之机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回心转意 | 回、转:掉转、扭转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虑;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人才济济 |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。形容心情极其焦急。焚:烧。 |
视死如归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战天斗地 | 战、斗:泛指斗争。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坐以待毙 |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